close

中國時報【許文貞╱台北報導】

不少台灣人喜歡飯後喝茶,講究一點的人還會養一只壺。然而你知道現在台灣喝茶的習慣,其實是自中國元代之後才變成主流的嗎?《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》作者李開周(見圖右,郭吉銓攝)研究宋朝喝茶的習慣,發現在元代之前,宋朝其實流行的是費工的「點茶」。「光是先將茶磚磨成茶粉,可能就要幾個鐘頭。擺一桌茶席,半天一天就過去了!」

36歲的李開周,理著大光頭,穿著漢服上衣,有如剛剛才從古代中國「穿越」來到現代。言談爽朗,手上「點茶」的動作卻十分細緻。只見他將已經事先磨好的茶粉放入茶碗,接著沿碗壁徐徐繞圈倒入些許熱水,再用扁的茶筅在茶碗中繞圓攪拌擊拂,打出泡沫。

「熱水要分幾次倒入;先打出大的泡沫,再把大泡泡打成細沫。我練習了兩年,現在練到可以打成快滿出來厚厚的一層。打成的泡泡叫『茶浡』,我的最久可以維持20分鐘不散。」

李開周一邊攪拌,一邊解釋:「這樣點茶的宋茶,口感就像宋徽宗說的,是『甘香重滑』。宋朝人還會在茶浡表面用水或濃的茶糊做出花樣,就像現在的咖啡拉花。日本抹茶的技術就是來自點茶,南宋時傳過去的。」

李開周來自中國河南開封。當地曾經是北宋首都,仍然保留著些許源自博客來書局 宋朝的方言和傳統習俗。從小對歷史感興趣,25歲時開始認真研究歷史,但在以寫歷史維生之前,曾經是測量技術員。這幾年來他以宋朝歷史為題材,寫出了《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》、《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》和《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》等出。

「其實跟宋茶相關的史料,像是宋徽宗寫的《大觀茶論》、蔡襄的《茶錄》等典籍,加起來總共也才不到5萬字。」李開周解釋,他每寫一本書,都是先將所有的歷史典籍的內容輸入到電腦裡,經過重新標點、斷句,再翻譯白話文全部讀過,從中找到寫作的脈絡。

然而,宋朝點茶的傳統卻沒有流傳給後世,現代人只能向李開周一樣,從史料的蛛絲馬跡去嘗試。「明朝朱元璋的時候,認為點茶消耗太多人力物力,因此嚴禁點茶,只有一般泡茶葉的喝茶習慣流傳下來。」

博客來運費 博客來 星巴克

518410C22081B826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cah20zt 的頭像
    lcah20zt

    網路好康優質好物分享05

    lcah20z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